简介

快穿之宿主不听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人鱼悲歌18(含入V通知)(1/3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马车卷着尘土匆匆赶过,车尾流下一行清晰的水迹。车里有一浴桶固定,桶内装满了从最近的沿海连夜取回的海水,水里正是恢复鲛人身躯的渊林。

而马车后面,肖林不近不远地跟着,他骑着一匹快马,还拉着一匹马,马上都系着巨大的水壶,漏着水。到了一个路口,肖林放一匹马往西,而他则往北以混淆视听——渊林所在的马车是往东去的。

每个人每天都会做不同的选择,大多数无关紧要,但也有关系重大的选择,一旦做出决定,就难以挽回。

渊林变回鲛人的事在第二日就有传言流出,这对宗回很不利。

很快就有幕僚建议宗回把渊林提前送入宫中,以示忠心,宗回却沉默以对。

不久又传出鱼鳞遗失了一块,若是被人取得这证据把柄,将军府危矣。正是生死存亡之际,宗回已没有时间再考虑。

但他终究无法狠心将渊林送进皇宫献给酝皇,最终决定秘密送渊林离开——这是他的选择。

原文剧情当然不是这样的。有些改变从肖林介入时就已经开始。

原文宗回一直没意识到他爱上渊林了,甚至可能他并不爱渊林。后来也有渊林身份暴露的问题,他是想都没想直接把渊林送进宫了的。再后来渊林在宫中帮他把秦贵妃扳倒了,又让酝皇对秦相心生芥蒂,秦相最终被酝皇赐下一杯毒酒。

而后宗回利用渊林给酝皇下毒,酝皇一命呜呼,宗回才将渊林接回,自封摄政王,辅佐幼帝登基。彼时渊林已不是宗回一开始所看到的,纯洁无暇的深海鲛人,他双眼已然没有当初的纯粹。而宗回可以说是罪魁祸首。

宗回还有妻子,秦贵妃把鲛泪毁了,让宗氏并没有被完全治愈。所以最后渊林再次被刑逼。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流泪。直到宗回出征讨伐秦国,途经阴风涯时受到阴风滩的伏击——阴风滩的大长老是秦相的父亲。

说到阴风滩,其实除了秦相还有罗毅宁也与之有关联——他的母亲就是阴风滩比较少见的人族。

阴风滩里大多是半巫,他们这支与正统巫族不亲近,也与人族隔绝很深。秦相的父亲作为大长老一向反对他出世,甚至不惜与之断绝父子关系。但秦相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,不报杀子之仇,他实在很难解气。

倒霉的宗回再次被逼跳了阴风涯,再次被渊林救起——不知出于何种目的,宗回会带着渊林出征。

这时的宗回知道了,渊林才是最初救起他的人。

渊林原本就有伤在身,而且为了方便,他一直是人身,为救渊林直接入海,变成鲛人,也许是心急救人,变身的速度比正常而言快了很多,这导致他后力不济,再加上一直以来宗回对他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,他的生命开始衰竭。

阴风滩,他的爱在这里开始,也在这里结束。

他那么死心眼地爱着宗回,看似义无反顾勇往直前,但其实他早就累了吧,只是缺少一个,让他安然放手的理由。

用生命流下宗回一直想要的眼泪,第一滴眼泪,是爱;第二滴眼泪,是恨。

他只有这两滴泪,他爱或恨都不后悔。最终投向大海的怀抱,变脏的灵魂,也被清洗干净了吧。

完全是虐文,坚定不移地虐身虐心虐主角啊。

但这个故事似乎并未在这个世界上演,故事已经被改变,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一个不一样的结局。

其实变化在宗回带渊林回京都那次最大,那次阴风滩带人包围他们的为首者并不是大长老,而是罗毅宁的长辈。雇人绑走渊林的也是罗毅宁,正好让渊林躲过后来秦相的多次追杀。

他为什么这么做?不过是看出了宗回对渊林的特别,察觉他对渊林的感情,不愿宗氏因此伤心难过。

关于罗毅宁与宗氏,其实要追溯到两人年幼时了。那时罗毅宁的生父不明,母亲又早亡,留他一人,自然过的不是什么好日子。某天他终于受不了了,擅自跑出阴风滩,却被人族到海边玩耍的孩子欺负,差点溺死在海里。还是宗氏站出来,让仆人把他救下。从此宗氏就常常到海滩玩,给他带吃的。直到阴风滩的人看到他家里的印有皇族巫印的玉佩,带人把他找了回去。那时他才12岁,而宗氏不过6岁。14岁那年他偷偷跑出阴风滩找宗氏却没找到,倒遇上了后来的神医,他现在的师傅。自此他学习医术,很少回阴风滩。22岁时想着宗氏16岁了,他可以去提亲,回去后却被告知宗氏一家在他回来前一天被灭了满门。如此生生错过,他也痛苦迷茫过,却也更加潜心医术了。后来回到阴风滩,也就涉猎了巫医之类的东西,还在母亲遗物中发现一本巫医手札,那手札大约是他那个巫皇爹留下的。这便是他能制秘药让渊林变身为人的原因。

原本渊林被宗回秘密送走,也该吃秘药变人才方便。但是罗毅宁却发现黑衣人洒向渊林的海水有问题——很可能加了特殊的巫药。这巫药令渊林迅速由人身变回鲛人的模样,同时也让罗毅宁配下的秘药失效。

肖林往北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便从另外一条路折回往渊林那边过去了。找到渊林时,他的马车被一队人马拦截了,看其衣服纹饰,大约是秦相府上私军。肖林还没走近,另外一队人马也追过来了,是收到消息赶来的宗回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快穿之宿主不听话请大家收藏:(m.fgsy.net)快穿之宿主不听话飞鸽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